一、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它主要发生在下肢的深静脉,像股静脉、腘静脉等。主要是因为凝血因子在这些静脉中聚集、凝结而形成血栓。
在症状方面,常常出现一侧肢体的肿胀,尤其是小腿和大腿,而且这种肿胀在站立或行走后可能会加重,还会伴有疼痛(可能是压痛或者活动时疼痛加剧),皮肤颜色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比如发红或者青紫,另外,皮肤温度也可能升高。
二、深静脉血栓主要形成原因
血液高凝状态是重要因素之一,比如一些大型手术、创伤或骨折后,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增多,容易形成血栓。另外,恶性肿瘤也会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静脉壁损伤也会导致血栓形成,这可能是因为外伤直接损伤静脉,也可能是静脉内反复穿刺(如长期输液)造成的。
血流缓慢也是常见原因,长时间卧床、久坐(像长途旅行长时间坐着),会使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变慢,血液容易在静脉内淤积,从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三、哪些人群是高危人群
长时间不活动的人:
比如长期卧床的病人,像因严重创伤、骨折、大手术术后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还有长途旅行者,长时间坐在飞机、汽车、火车座位上,腿部肌肉长时间不收缩,静脉血回流缓慢,易形成血栓。
有过静脉血栓病史的人:
他们再次形成血栓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血管弹性差、血液黏稠度高,且常伴有一些慢性疾病,因此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
孕妇:
孕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增大的子宫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增加血栓形成风险。
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
例如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细胞能释放促凝物质,导致血液高凝;还有肥胖症患者,其血液黏稠度通常较高,静脉血流也容易瘀滞。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害
首先是对肢体本身的影响,它会引起下肢肿胀、疼痛,随着病情发展,肿胀加剧可导致皮肤张力增加,出现水疱。
如果静脉回流长期严重受阻,会使肢体处于淤血状态,造成皮肤营养障碍,引起皮肤色素沉着、脂质硬化甚至是溃疡。严重时,血栓会堵塞血管,阻断动脉供血,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其次是血栓脱落带来的风险,血栓一旦脱落,会随着血流回流至心脏,然后进入肺动脉,引起肺栓塞。
小的肺栓塞可能仅引起轻微的呼吸急促和胸痛,但大的肺栓塞可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胸痛剧烈、咯血,甚至会引起休克和猝死,这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严重的危害。
五、如何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通过症状和体征初步判断:
如果患者有单侧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改变(如发绀、潮红)等表现,就要怀疑该病。
血液检查:
检测D-二聚体,这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如果D-二聚体升高,提示体内有血栓形成的可能,但这个指标不具有特异性。
超声检查:
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它能清晰地看到静脉内的血流情况和血栓,而且无创、方便,可以重复检查。
静脉造影:
这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向静脉内注入造影剂,使静脉显影,能准确地显示血栓的位置、范围等,但它是有创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一般不作为首选。
六、治疗方法
抗凝治疗:
这是基础治疗,能抑制血栓蔓延。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这类药物起效快,在急性期使用可快速抗凝;还有华法林,它是口服药,但是使用时需要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剂量,以保证抗凝效果同时避免出血风险。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也被广泛应用,使用相对方便,不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
溶栓治疗:
主要是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使血管再通。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可以激活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不过溶栓治疗有导致出血的风险,尤其是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所以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介入治疗:
导管溶栓:通过在血栓内置入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内部,提高溶栓效率,同时减少全身溶栓药物的用量,降低出血风险。
机械血栓清除术:
使用特殊的器械,如血栓抽吸装置或旋切装置,将血栓直接清除。这种方法能快速恢复血流,尤其适用于急性、大块的血栓。
手术治疗:
静脉取栓术:通过手术切开静脉,直接取出血栓。不过这种方法创伤较大,现在已经较少单独使用,多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急性的股青肿等危及肢体安全的情况。
一般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可以避免血栓脱落,抬高患肢(一般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穿医用弹力袜:在病情稳定后,穿医用弹力袜可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淤血症状,辅助康复。
七、如何避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于长期卧床者,要定时活动下肢,比如每1-2小时做一次踝关节的屈伸动作,每次活动3-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身体条件允许,也可以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腿部肌肉收缩和放松练习。
长途旅行者要注意定时走动,在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上,建议每隔1-2小时起身活动一下腿部。如果不方便走动,可在座位上活动脚踝、膝关节,做勾脚、绷脚的动作,并且可以适当按摩小腿肌肉,促进静脉血回流。
对于孕妇,在孕期要适量运动,如散步等。休息时可将腿部垫高,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同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避免血液过于黏稠。
另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有血栓病史、老年人、肥胖者、肿瘤患者等),必要时可以使用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像控制体重、治疗肿瘤等,从根本上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关于我们
盛恩医药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注册咨询及临床试验服务的CRO组织,提供CRO、SMO、第三方稽查、独立影像评估服务、FA咨询等服务。公司核心团队成员均具有十年以上临床试验项目服务经验及注册咨询服务经验,完成数百项临床试验项目,并成功获得注册证,特别是心血管领域、外周血管领域、骨科领域、神经介入领域、消化科领域、普外科领域、口腔领域、整形美容领域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公司秉承“诚信服务、合作共赢”的理念,努力提升服务意识,加强医学能力培养,构建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致力成为行业领先的CRO。
相关业务咨询电话
李老师 18790512921